8月16日,在平羅縣新建成的小微游園里,居民們聚在一起唱歌、聊天盡享悠閑時光。近年來,平羅縣著力構建“生態物質—綠色長廊—綠色斑塊”的生態綠地系統和格局,把建設小微游園和城市道路林帶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,通過見縫插綠、拆違建綠,做到應綠盡綠。
小微游園內綠意盎然,五角楓、孔雀草、長春花……各種綠植錯落有致,與遠處的藍天、白云交相輝映。工人們正在養護花卉樹木,小朋友們游戲玩耍,笑聲連連。游園內還設置了兒童游樂、座椅廊亭等設施,使游園成了綠色便民樂園。
2021年前,這幾處還是土地裸露、雜草叢生的城市“牛皮癬”。從“牛皮癬”到“天然氧吧”,得益于平羅縣2022年開展的生態綠化改造項目。該縣將小微游園建設確定為民生工程之一,針對城區土地裸露和景觀缺少的問題開展綠化改造。
“項目占地面積約250.07畝,主要對城區內西環路與鼓樓西街東南、翰林大街與玉皇閣大街西北側等18處裸露土地實施生態修復,建設6處小微游園、11條主干道路林帶,并對部分地區進行補植補造。”平羅縣德淵市政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經理王俊說。
“小游園不僅環境美,還設有羽毛球場,下班可以帶著孩子來打羽毛球。”正在散步的居民王君告訴記者。
抬頭見藍天,低頭有綠地,出門是公園。據了解,平羅縣今年新建小微游園16個,涉及縣城4個片區18塊地,總規劃面積24.82萬平方米,不斷完善城市綠地服務居民休閑、健身、防災避險等綜合功能。目前,建設任務已全部完成,實現了300米見綠、500米見園的目標,使美景鑲嵌在街頭巷尾,以綠色點亮群眾“微幸福”。 (見習記者 張適清)